联系方式: 18616313725

专注医药机械及大健康行业

亏损近3000万,贝瑞基因是遇行业寒冬还是战略调整

亏损近3000万,贝瑞基因是遇行业寒冬还是战略调整

2025年9月26日  阅读 51 次

一、业绩下滑背后:行业寒冬还是战略调整? 

“上半年亏了2724万,营收缩水近两成”——贝瑞基因的半年报数据乍看并不乐观。但细看财报会发现,这背后藏着一条“暗线”:公司主动砍掉了低毛利业务,应收账款和成本控制反而改善了。 

“止血”比“输血”更重要 

在基因检测行业集体承压的背景下,贝瑞的选择很现实:与其硬撑规模,不如先优化现金流。比如,医学检测服务收入下滑30%,但毛利率只跌了11个百分点,说明公司把资源集中到了更赚钱的项目上。这种“断舍离”在财报里体现为: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5%和7.5%,像极了普通人“砍掉不必要的订阅会员”的精打细算。 

行业通病的“锅” 

同行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近年也面临同样问题:NIPT(无创产前检测)市场趋于饱和,价格战激烈。但贝瑞的差异化在于,它把宝押在了技术升级上——三代测序和AI的结合,可能是破局的关键。 

---

二、三代测序+AI:贝瑞的“技术王牌”怎么打? 

“长读长测序”的降维打击 

贝瑞的三代测序设备Sequel II CNDx正在报批,它解决的是行业痛点:传统二代测序像“拼碎片”,而三代测序能一次性读取更长DNA片段。举个例子,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过去要分多次做,现在5天出结果,漏检率还更低。这种技术尤其适合复杂单基因病,比如SMA(脊髓性肌萎缩症),传统方法可能漏掉关键变异,但三代测序能“一眼看全”。 

AI大模型进场:从“工具”到“临床助手” 

今年推出的GENOisi™智能体才是真正的“黑科技”。它不像普通AI只会机械分析数据,而是能: 

- 预判医生需求:比如自动匹配病例库,提示“这个突变在亚洲人群中的频率是XX%”; 

- 减少人工失误:实验室管理系统BerryLyzer的Top5位点准确率99%,相当于给检测加了“双保险”; 

- 学习进化:上线半年已服务百家医院,交互近万次,越用越“懂行”。 

这种“AI+基因”的组合,让贝瑞从卖检测服务转向卖“智能解决方案”,毛利率62%的试剂销售(如地贫检测盒)成了新的现金牛。 

---

三、未来赌注:押注“一带一路”和新生儿市场 

海外市场的“破冰”尝试 

贝瑞的WES、NIPT试剂盒拿到欧盟CE认证,算是迈出了国际化第一步。但更聪明的是“借船出海”:通过“一带一路”合作,把地贫检测方案推广到东南亚(地贫高发区)。财报里境外收入仅下滑8.5%(境内跌20%),说明海外抗风险能力更强。 

新生儿筛查的“长线布局” 

与北京儿童医院合作成立郑州公司,瞄准的是新生儿基因筛查——这个市场还没完全爆发,但政策在加码。比如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罕见病诊疗项目,贝瑞已参与六期,覆盖1800多名患者。这种“公益+商业”的模式,既能攒口碑,又能提前卡位。 

“不完美”的挑战  技术再牛,也得面对现实:三代测序设备成本高,医院采购意愿可能受制于预算;AI医疗的合规性也是雷区。但贝瑞的应对策略很“接地气”——用“一机多用”(一台设备做多项检测)降低医院投入,同时通过CAP、ISO15189等认证给AI产品“上保险”。

行绩咨询

行绩咨询专注医药及大健康行业!
手机(微信): 13818006216 宋老师
手机(微信): 18616313725 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