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生物:营收下滑背后的绩效管理三重突围
2025年上半年,沃森生物营收11.54亿元,同比跌了19.47%。但有意思的是,在行业寒冬里,他们海外业务却逆势增长,出口疫苗覆盖24国,赚了2.14亿。为啥销售下滑还能稳住阵脚?秘密藏在他们的绩效管理里:“战略洞察+运营提效+团队激活”的组合拳。
第一重:战略绩效——用产业望远镜,锚定全球百亿赛道
绩效管理不是闭门造车,得看清战场在哪。沃森嗅到风向:全球疫苗市场2030年将冲上2400亿美元(约合1.7万亿人民币),中国生物药增速超10%,合成生物学、mRNA技术更是风口上的猪。
怎么落地的?
- 数据驱动的靶向决策:半年报里藏着关键线索——研发投入砍了近一半(48.53%),但钱花得更聚焦了。20价肺炎疫苗火速进临床,新冠mRNA疫苗迭代提速。这背后是绩效目标从“撒网式研发”转向“精准突破”。就像高管说的:“现在不是比谁项目多,而是比谁跑得快。”
- 出海捆绑市场考核:海外收入为啥能涨?绩效指标直接挂钩“一带一路”开拓。比如双价HPV疫苗拿下尼泊尔许可,印尼本地化生产落地,每步都拆解成区域渗透率、合作项目数。结果呢?上半年出口新增加纳、缅甸,累计覆盖24国,6000多万剂疫苗打出国门。
- 政策预判倒逼创新:国家力推生物制造,沃森立马调转枪头,把合成生物学纳入技术平台。绩效评估里“政策响应速度”占大头,这才有了玉溪工厂的AI数字化升级——未来每一支疫苗都能全流程追溯。
尽管营收下滑,但拳头产品13价肺炎疫苗批签发量反增6.28%,双价HPV疫苗硬刚国际巨头,靠惠民采购填临床空白。战略绩效的核心,就是把百亿市场地图,变成脚下的路标。
第二重:运营绩效——抠成本、提效率,向供应链要利润
营收跌了,成本反倒涨了19.65%——这要放一般企业早急眼了。可沃森没乱阵脚,他们的运营绩效管理,简直像台精密仪器。
手术刀式降本提效:
- 采购玩“智能筛选”:以前招标流程拖沓,现在分级管理+供应商动态打分。半年报提到“系统性降供应链成本”,举个栗子——预灌封疫苗生产线效率提升,单支分摊成本压下来,这才顶住原材料涨价压力。
- 生产端动态调控:库存多了?减产!需求来了?加班!报告里7,624,800剂批签发量,全靠“市场-库存-生产”数据联动。玉溪工厂搞的数智化平台更绝,供销存财一体化,瑕疵品率降了,连设备维修都能AI预警。
- 销售费用砍得狠:砸钱推广的时代过去了,销售费用省下1.24亿(同比减24.71%)。咋做到的?绩效指标转向“线上精准触达+线下轻量化服务”。新媒体科普导流,区域服务商考核从“拜访量”变成“转化率”,经销商末位淘汰——去年就清退了几家拖后腿的。
别看管理费用因疫苗销毁增了38.25%,但这是壮士断腕——过期产品清零为新货腾空间。运营绩效的精髓,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省下的就是赚到的。
第三重:团队绩效——合规兜底,让人才“卷”出创新力
绩效管理最怕啥?员工躺平、流程僵化。沃森的法子简单粗暴——用合规护航,用创新点火。
人才机制三板斧:
- 高管大换血激活组织:半年报里悄悄埋了彩蛋——董事会调整核心管理层。“老将坐镇+少壮派冲锋”的组合,绩效指标直接绑研发转化率。新任CTO放话:“mRNA平台三年内必出成品!”压力山大?但他们给团队塞“弹药”:合成生物学专利布局、海外临床资源对接,干成了奖金池翻倍。
- 合规不是枷锁是铠甲:反腐新规一出,立马修订《内审制度》《反贿赂管理》。绩效评估加码“合规得分”,供应商签行为准则,合作商每季审计。表面看条条框框,实则降低暴雷风险——去年零贿赂诉讼,省下的官司钱够养个研发组了。
- 文化灌入KPI:口号“让人人生而健康”不是虚的。销售团队绩效挂钩“覆盖率下沉”,双价HPV疫苗死磕9-14岁女童惠民接种;工厂工人奖金看“质量追溯得分”。结果?基层接种点覆盖率冲上31省,WHO预认证拿下,国际订单蹭蹭涨。 研发投入减了,但专利新增75项——绩效指挥棒从“烧钱”转向“聚焦”。团队憋大招: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已报临床,九价HPV疫苗Ⅲ期冲刺中。用沃森员工的话说:“在这儿,搞创新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