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18616313725

专注医药机械及大健康行业

3年亏损8.27%,药易购的SBbC生态能靠“爆品战略”翻身吗?

3年亏损8.27%,药易购的SBbC生态能靠“爆品战略”翻身吗?

2025年9月17日  阅读 6 次

最近翻看药易购的财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家号称“医药产业互联网第一股”的企业,2025年上半年数字化医药流通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27%,TOB电商平台GMV连续三年下滑。但另一边,其MAH业务、中成药投资和“伟哥”“有时力”等爆品却逆势增长104.74%。 

这像极了当下医药行业的缩影——传统分销模式卷不动了,但能抓住“定价权+私域流量”的企业反而活得更滋润。药易购的转型路径,或许能给同行一些启发。 

---

一、亏损背后:传统B2B分销的“天花板”已到 

药易购起家靠的是“医药流通+互联网”模式,旗下“合纵医药网”曾是西南B2B医药电商龙头。但从数据看,这套打法正在失灵: 

- 线上业务萎缩:2025年上半年电商收入6.87亿,仅为2023年全年收入的40%; 

- 客户增长停滞:月活用户从2023年的2.66万降至2.60万,客单价从1251元/笔跌至1827元,但订单量腰斩; 

- 利润承压:销售费用同比激增46.25%,主要砸向了“救火式”的线上推广。 

问题出在哪? 

1. 低毛利困局:传统分销毛利率仅4.68%,赚的是“搬箱子”的辛苦钱; 

2. 流量红利见顶:中小药店自己都活不好,哪有预算频繁采购? 

3. 技术赋能不够:号称“数智化”,但客户用的还是最基础的比价下单功能。 

药易购自己也意识到:“光靠撮合交易,迟早被平台卷死。” 

---

二、转型三板斧:押注上游定价权、下游私域、中台数据 

药易购的解法很明确——“谁掌握爆品,谁就掌握现金流”。 

1. 上游:用“批文+投资”锁定黄金单品 

- MAH模式:通过子公司合纵泽辉囤批文,比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羌活胜湿颗粒等,目标是“10个爆品养活全公司”; 

- 绑定民族药:拿下维药玫瑰花口服液11省代理、独家运营芩苓子阴道灌注液,这类产品毛利超50%; 

- 跨界医疗设备:投资可穿戴设备监测血糖、尿酸,数据反哺慢病管理(这一步棋很险,但想象空间大)。 

效果:医药工业及品牌运营业务毛利率53.11%,同比提升20.25%,成为唯一增长板块。 

2. 下游:用“AI会员+爆品金”黏住C端 

药易购的私域玩法很“接地气”: 

- AI会员体系:买药送爆品金,无消费门槛,复购率68%(比如六味地黄丸年销120万单); 

- 中医IP矩阵:玉鑫中医世家在拼多多卖中成药,GMV破千万,还代运营其他药房线上业务; 

- 无人药房补位:在社区投智慧药柜,抢O2O最后一公里。 

逻辑很简单:药店不愿意配合?那就自己控终端。 

3. 中台:把数据变成“新石油” 

- 授信风控:用交易数据给小微客户放贷,上半年累计授信1883户; 

- 数据资产化:20多款数据产品上架交易所,尝试“数据入表”(账面净值161.98万); 

- 供应链协同:比如药聚力平台帮中小连锁管库存,实际是变相导流。 

---

三、药易购的启示:医药流通的下一站是“服务商” 

药易购的SBbC生态(Supplier-Business-to-Customer)本质上是从“卖货”转向“卖服务”,这对行业有三点启发: 

1. 爆品是生存线,生态才是利润线 

单纯代理必死,但像药易购用“伟哥”引流、用慢病管理赚钱,毛利率就能翻倍。 

2. 数据是门票,但不一定有座位 

药易购的数据资产仅占净资产的0.1%,说明医药行业的数据变现还在早期,别被概念忽悠。 

3. 别迷信“互联网+”,回归产业本质  其电商收入下滑证明:医药终端的核心诉求不是“多快好省”,而是“谁能帮我多赚钱”——这才是赋能的关键。

行绩咨询

行绩咨询专注医药及大健康行业!
手机(微信): 13818006216 宋老师
手机(微信): 18616313725 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