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18616313725

专注医药机械及大健康行业

120亿营收背后的“人福密码”:医药龙头如何用绩效管理撬动高质量增长?

120亿营收背后的“人福密码”:医药龙头如何用绩效管理撬动高质量增长?

2025年11月18日  阅读 5 次

当医药行业进入“创新者生、守旧者困”的关键调整期,有人福医药这样的龙头企业交出了一份耐人寻味的半年报:营收120.64亿元,看似同比微降6.2%,但扣非净利润逆势增长3.81%,神经系统用药、甾体激素等核心业务营收同比增幅超4%,更通过“归核聚焦”砍掉10余家非核心子公司,利息支出同比减少2400万元——这组数据背后,藏着一家千亿市值药企用绩效管理撬动高质量增长的实战逻辑。

一、“战略-绩效”闭环:从“MAGIC体系”到子公司的“增长军令状”

“医药行业早就过了‘躺赢’的年代,现在拼的是‘战略穿透能力’。”人福医药董秘在业绩说明会上的这句话,道破了行业转型期的生存法则。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MAGIC”战略体系(矩阵式发展、核心产品群、国际化、创新、产融结合),把集团战略拆解成可量化、可考核的“子公司绩效军令状”,形成了独特的“战略-绩效”闭环。

以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为例,其承担着集团神经系统用药的“增长引擎”角色。管理层在年初就立下“军令状”:重点产品瑞芬太尼、苯磺酸瑞马唑仑销售额增长必须超10%,多科室临床推广覆盖医院数增加20%。为实现目标,宜昌人福将绩效奖金与“产品渗透率”“科室开发数”等指标深度绑定,销售团队不再单纯拼销量,而是下沉到麻醉科、ICU、疼痛科等细分场景做学术推广。半年报显示,该公司神经系统用药营收达39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瑞芬太尼等3个产品增速突破10%,超额完成“军令状”。

这种“战略-绩效”传导并非个例。葛店人福聚焦甾体激素“原料+制剂一体化”,绩效指标中“原料药全球市占率”“新品种客户拓展数”权重提升至40%;新疆维药则将“电商渠道营收占比”“临床研究论文发表数”纳入考核,推动维吾尔药从区域走向全国。正如集团CFO所言:“现在子公司的KPI不是集团拍脑袋定的,而是战略分解的‘施工图’,完不成就要‘亮红灯’。”

二、“刀刃向内”的效能革命:降本3亿+增效20%的绩效密码

“营收降了6%,利润却涨了3.8%,钱从哪儿来?”这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答案藏在“降本增效”的绩效攻坚战里——2025年上半年,人福医药通过绩效管理倒逼各业务线“刀刃向内”,累计降本超3亿元,管理效率提升20%。

宜昌人福的“技术降本法”堪称典范。其将“原料药单位成本下降率”与车间主任绩效直接挂钩,通过工艺优化将某核心产品原料药成本砍掉15%;新疆维药推行“精益生产积分制”,一线员工提一条节能建议就奖励积分,年底兑换奖金,半年内能耗成本下降8%。更狠的是“归核聚焦”专项考核:集团成立资产清理小组,对非核心业务子公司设定“出售进度KPI”,完不成的部门负责人绩效直接打6折。上半年,公司果断出售母婴健康、医疗用品等5家非主业公司,回收资金超2亿元,同时利息支出减少2400万元,资产负债率降至43%。

研发端的“绩效杠杆”同样亮眼。集团将研发费用的50%与“临床批件获取数”“专利授权量”绑定,倒逼研发团队从“闭门造车”转向“临床价值导向”。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43亿元(同比增5.32%),却换来14个新品种获批、69项专利授权,其中HW201877胶囊等3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投入产出比显著提升。“以前研发人员拿固定绩效,现在项目延期一天扣5%奖金,效率能不高吗?”医药研究院负责人半开玩笑地说。

三、“未来战场”的绩效布局:国际化与创新药的“双轮驱动”

医药行业的竞争,本质是“未来战场”的争夺。人福医药2025年的绩效管理,暗藏着对“国际化”与“创新药”两大战略高地的布局。

在国际化战场上,绩效指标玩起了“差异化游戏”:美国市场考核“ANDA文号获批数”,欧洲市场侧重“重点产品市占率”,非洲市场则看“注册文号累计量”。这种“因地制宜”的考核,让各区域子公司快速打开局面:美国仿制药业务营收稳定在10亿元,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在德国获批;非洲市场累计拿下200多个注册文号,成为当地公立医院的“首选供应商”。

创新药的“绩效押注”更具前瞻性。集团新设“创新药产业基地”,绩效指标中“生物药中试进度”“中药创新药临床入组人数”权重高达50%,研发团队甚至能享受“项目成功后的利润分成”。这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推动在研生物药HW231019片提前3个月完成临床一期。正如董事长在内部信中强调:“创新药是十年后的饭碗,现在的绩效投入,就是给未来买保险。”

结语:绩效管理不是“紧箍咒”,而是“导航仪”

2025年上半年,人福医药用120亿营收、3.8%利润增长的成绩单,证明了绩效管理的价值。在行业分化加剧的当下,其经验或许能给同行启示: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扣奖金”,而是战略落地的“导航仪”、效能提升的“发动机”、未来布局的“指南针”。正如一位行业分析师所言:“医药企业的竞争,正在从‘产品战’升级为‘管理战’,谁能把绩效玩透,谁就能在下一个十年笑得更久。”

行绩咨询

行绩咨询专注医药及大健康行业!
手机(微信): 13818006216 宋老师
手机(微信): 18616313725 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