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18616313725

专注医药机械及大健康行业

健康元的三板斧:绩效管理如何让医药巨头在寒冬中逆势生长?

健康元的三板斧:绩效管理如何让医药巨头在寒冬中逆势生长?

2025年11月18日  阅读 6 次

健康元药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虽微降4%,但整体业绩稳健,保健品板块还爆涨35%,单抗业务亏损收窄,现金流还增长了近11%。这成绩单,放在当下环境里,简直算得上“硬核”。

---

第一板斧:战略领导力——绩效的核心罗盘 

绩效管理第一步,得知道往哪冲。健康元的领导层深谙此道,他们不谈虚的,战略就是绩效的导航仪。报告里明明白白写着,公司靠“创新驱动”战略穿越多次危机:从2002年整合丽珠集团起,22年里年均营收增长15.4%,连疫情和集采都没能放倒它。这不是偶然,而是战略预判+资源聚焦的结果。

举个例子,2013年他们就嗅到老龄化带来的呼吸疾病风口,果断押注。6年死磕技术,终于打破跨国药企垄断,2019年首款吸入制剂上市后,销售额4年飙升22倍!到了2025上半年,呼吸领域单品妥布霉素销售额更是同比暴涨112%。这背后,是战略与绩效的完美咬合:公司把资源集中到呼吸、消化、辅助生殖等高潜赛道,研发管线里堆了超10个1类创新药。比如抗流感的玛帕西沙韦,刚申报生产;儿童版干混悬剂也进临床了——梯度布局覆盖全人群,这节奏卡得准吧?

战略落地,还得靠绩效指标护航。健康元不玩大而全,而是“聚焦临床需求,突破同质化”。上半年化学制剂营收下滑,他们没乱阵脚,反手加码创新药研发,把压力变契机。说白了,领导层的任务就是画靶心:方向对了,绩效指标(如研发成功率、新品上市速度)自然带出增长动能。

---

第二板斧:组织执行力——绩效的油门踏板 

方向定了,油门踩不踩得下去,就看组织执行力。健康元这点特牛:他们有一支年轻化、专业强的团队,跨部门协作像齿轮咬合,绝不拖泥带水。报告里提了个典型案例:2022-2024年,公司硬是在呼吸、镇痛、消化等领域,把管线从仿制药切换到创新药,搞出二十多个项目。这转型速度,放行业里算“闪电战”了。

秘诀就是“目标拆解+动态追踪”。公司推行OKR和KPI双轨制,季度复盘调整,确保战略不跑偏。比如呼吸药TSLP单抗II期临床进度国内领先,靠的是研发、生产、销售三部门联动作战——研发攻坚核心分子,生产端用机器人自动化保质量,销售提前铺渠道。结果?亏损的丽珠单抗业务,上半年减亏0.62亿元,执行力直接变现了。 

团队默契从哪来?健康元玩的是“柔性管理”。不搞层级官僚,而是建高效沟通机制,跨部门拉通信息。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原料药卖海外,销售每周开市场分析会,盯汇率、调定价;生产端同步优化供应链;后台AI系统实时监控数据。一整条链下来,反应快得像“打游击”。难怪美罗培南原料药价格能止跌企稳,市占率还蹭蹭涨。 

执行力的绩效管理,说到底就是“别让战略睡在PPT里”。健康元用活人带活事——人才建设上,他们搞“季度动态考核”,淘汰混日子的,提拔能打仗的;技术上,AI赋能销售全流程,从客户分析到市场预测,数据说话。报告里那句“深化AI工具优化职能流程”,听着高大上,翻译成人话就是:别瞎忙,用数据省力增效。

---

第三板斧:全链条硬实力——绩效的护城河 

战略和团队再好,没硬底盘撑腰也是白搭。健康元的第三招,是把研发、生产、销售串成一条链,绩效管理在这儿成了“基础设施”。三十多年沉淀,不是盖的——18个生产基地、全球80国销售网,加上微球制剂等技术壁垒,硬生生筑起护城河。 

研发端,绩效锚定“技术突破=商业价值”。公司专攻高壁垒领域,像妥布霉素吸入溶液,全国独一份;抗抑郁药阿立哌唑微球,全球首款长效制剂。这些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绩效指标逼出来的:比如“靶点覆盖网络”建成了,TSLP单抗进度才能国内领先。2025上半年,研发费虽然降了,但产出反增——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进III期临床,JP-1366片报批生产。绩效管理在这,就是“花钱花在刀刃上”。 

生产端,智能制造是绩效加速器。健康元的海滨工厂,全用KUKA机器人流水线,自动化生产降本提效;新建的印尼雅加达基地,专攻国际标准原料药,供应链全球化布局。质量上,绩效卡死GMP和ISO9001标准,自检+外审双管齐下——结果呢?菲律宾、马来西亚GMP认证一把过,出口成本省一大截。你说这是运气?不,是绩效体系把“合规”变竞争力。 

销售端更绝,绩效玩转“全域流量”。保健品板块35%高增长,全靠线上线下打配合:线上抖音、天猫DTC直营,精准触达用户;线下铺了40万家网点,连沃尔玛、山姆都拿下。处方药销售,则用“学术营销+数字化”破局——搞“呼吸专家说”平台拉医生互动,AI分析患者数据定制策略。报告里提了个金句:“构建医-患-企服务闭环”,说白了就是用绩效绑定用户体验,黏住客户。 

---

结语:绩效管理的真谛——把目标磨成习惯 

回头看健康元的“三板斧”,哪一招都不复杂——战略导航明确方向,组织执行发力冲刺,链条实力兜底结果。但整合起来,就是一套生生不息的绩效生态:它让公司在集采冲击下稳住基本盘,在创新红海中找到突破口。2025下半年,他们计划深化AI赋能、提速国际化,这蓝图听着宏大,但根子上还是绩效管理的延续:目标拆解到每条产线,动态追踪每个季度。  绩效管理不是考核工具,而是生存哲学。健康元的案例告诉我们:在医药行业的凛冬里,活下来的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懂如何“聚焦目标、高效落地”的。说白了,好绩效就是把战略磨成团队习惯——从领导层预判风口,到一线员工执行细节,环环相扣,拒绝脱节。未来几年,行业洗牌只会更猛,但若企业能抄健康元这份作业,寒冬也能种出春天。

行绩咨询

行绩咨询专注医药及大健康行业!
手机(微信): 13818006216 宋老师
手机(微信): 18616313725 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