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帆医疗2025半年报:高值+低值双轮驱动,心脑血管增长22%,但手套业务拖累整体利润
最近,蓝帆医疗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这家曾以医用手套起家的公司,如今已经成长为覆盖心脑血管、健康防护、应急救护三大板块的医疗器械巨头。但这份成绩单,并不是“完美”的——心脑血管事业部表现亮眼,同比增长22%;但健康防护板块却因国际贸易形势和价格压力陷入亏损,直接拖累了整体利润。
一、心脑血管板块逆势增长22%,创新产品持续放量
先来看看蓝帆医疗最核心的业务板块——心脑血管事业部。这一块的营收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6.9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2%。要知道,这可是在全球高值医用耗材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含金量还是挺高的。
具体来看,公司的几款拳头产品表现亮眼:
- BioFreedom® Ultra:这款二代无聚合物药物涂层冠脉支架,已经在全球60多个国家销售,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近30%。它专门针对高出血风险患者,是目前该领域的“金标准”产品。
- BA9™药球:国内首款莫司类药物涂层球囊,在28个省份集采中标,上半年国内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0%,海外销量也增长了近90%。它不仅获批了原发小血管病变适应症,还拿到了支架内再狭窄的适应症,是国内唯一获批双适应症的莫司类药球。
- 冲击波球囊SoniCracker®:这款产品是国内规格型号最全的冲击波球囊之一,已经在海外实现商业化,成为治疗复杂病变的重要工具。
这些产品不仅技术领先,而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治疗闭环,从支架、球囊到特殊预处理球囊,覆盖了冠脉介入的全流程。可以说,蓝帆医疗在这个细分赛道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技术壁垒和品牌优势。
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心脑血管业务的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都在下降,说明它的运营效率在不断提升,规模化效应开始显现。
二、健康防护业务拖累利润,手套行业进入洗牌期
说完亮点,我们再来看看问题所在。
蓝帆医疗的健康防护事业部,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医用手套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了亏损。虽然公司在PVC和丁腈手套的产能开工率和市场占有率依然位居全球前列,但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销售价格的承压,直接影响了这一板块的盈利能力。
具体来看:
- 国内PVC手套和丁腈手套行业的整体开工率分别下滑到20%和50%,而蓝帆医疗依然维持在80%以上,说明它的产能利用率和抗风险能力确实不错。
- 在出口方面,PVC手套出口占比达到了24.14%,比去年同期还有所提升。
但问题在于,全球一次性手套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持续,而原材料成本又居高不下,导致毛利率下滑。2025年上半年,健康防护产品的毛利率为-3.93%,也就是说,卖得越多,亏得也越多。
这其实也反映出整个手套行业正在进入洗牌期。过去几年,疫情带来的爆发式增长让很多企业盲目扩张,现在供给过剩、需求放缓,行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蓝帆医疗虽然具备全品类布局和全球销售网络,但在这种整体下滑的趋势下,也难以独善其身。
不过,从长远来看,一次性手套作为基础防护产品,刚需属性依然存在。蓝帆医疗如果能在成本控制、产品升级、渠道优化上下功夫,未来还是有机会走出低谷的。
三、应急救护业务稳步发展,全球化布局初见成效
除了心脑血管和健康防护,蓝帆医疗的应急救护事业部也在稳步发展。这个板块的营收虽然不大,但增速稳定,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9.48%,在全球急救包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公司子公司武汉必凯尔和湖北高德,已经在家用、车载、公共场所、户外等多个场景实现了产品布局,并且与多家新能源车企达成了合作,为出口车辆配套急救包。在国内,他们还参与了急救包行业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 此外,公司在欧洲和美洲的急救包市场也表现不俗,凭借高品质的产品赢得了客户信赖。未来,随着全球应急救护意识的提升和政策支持的加强,这块业务有望成为蓝帆医疗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