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18616313725

专注医药机械及大健康行业

上半年净利润暴跌927.39%,拓新药业靠绩效驱动能否稳住未来

上半年净利润暴跌927.39%,拓新药业靠绩效驱动能否稳住未来

2025年9月4日  阅读 28 次

在医药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拓新药业集团(股票代码:未提供)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阶段性承压”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下降16.85%;营业利润为-2105.58万元,同比下降1733.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28.05万元,同比暴跌927.39%。表面上看,这份数据令人担忧,但深入分析其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部分,我们会发现,拓新药业正通过三大“绩效驱动因素”稳住基本盘,为后续发展蓄力。

---

一、毛利率提升:产业链延伸的“绩效成果”

尽管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但拓新药业的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实现了稳步提升。这一指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领域的工艺迭代升级。

公司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其“原料药—中间体—制剂”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为其毛利率优化提供了结构性支撑。具体来看,原料药板块毛利率达到42.51%,虽同比下降35.13%,但其单位成本控制能力显著增强;医药中间体板块毛利率为25.14%,虽有小幅波动,但相较原料药更稳定,成为公司抵御市场波动的“缓冲器”。

这种毛利率的结构性改善,说明公司并未单纯依赖价格战或压缩成本,而是通过技术升级、流程优化、产能整合等手段,提升了单位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在营收下滑的背景下,依然实现了毛利率的稳定甚至提升。

---

二、战略投入加码:研发投入同比增30%,绩效为长远发展铺路

面对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拓新药业选择“逆周期”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099.75万元,同比增长29.87%。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公司对“以研发驱动增长”战略的坚定执行。

公司不仅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核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高水平研发平台,还建立了覆盖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连续流催化、合成生物学、药物分析五大技术平台的完整体系。这些平台不仅支撑了现有产品的质量与工艺优化,更为公司未来在抗病毒、抗肿瘤及大健康领域的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公司新建子公司正处于产品储备与产能爬坡的关键阶段,虽然短期内带来人力成本上升,但这种“战略性亏损”为未来规模化生产、降本增效提供了可能。管理层也明确表示,将进一步推动研发成果向商业化转化,缩短市场回报周期。

---

三、跌价准备增加:绩效承压中的“主动防御”

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拓新药业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下行波动,导致公司计提跌价准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进一步影响了当期利润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跌价准备的增加,体现了公司在财务处理上的谨慎与前瞻。

在当前医药行业面临集采、一致性评价、环保压力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公司主动计提跌价准备,既是应对市场波动的一种财务策略,也反映了其对库存与市场预期的精准把控。这种“绩效防御”机制,有助于公司在未来价格回升或库存消化后,释放利润空间,从而实现财务表现的弹性增长。 同时,公司表示将通过优化毛利率结构、强化板块协同韧性、全面降本增效等措施,来应对当前的阶段性挑战。尤其是在原料药板块中,公司正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减少对价格波动的依赖。

行绩咨询

行绩咨询专注医药及大健康行业!
手机(微信): 13818006216 宋老师
手机(微信): 18616313725 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