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9.13%营收下滑看多瑞医药绩效管理:三大策略能否支撑企业韧性发展
在医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西藏多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瑞医药”)2025年上半年财报中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13%(从上年同期的1.5亿元降至1.06亿元),引发市场关注。然而,深入分析其半年度报告内容可以发现,公司虽然面临短期业绩压力,但在绩效管理、核心竞争力构建以及战略转型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一、研发投入翻倍增长,以“创新绩效”构建企业护城河
多瑞医药上半年的研发投入达到1967.6万元,同比激增206.79%,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18.46%。这一数据不仅反映出公司对研发的高度重视,也显示出其通过绩效导向推动技术创新的清晰战略。
公司目前拥有4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7项,另有1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同时,公司1类新药益肺济生颗粒已完成Ⅱ期临床病例入组,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碳酸氢钠注射液、氨磺必利注射液等产品也已进入申报注册阶段,预计未来将形成新的产品矩阵。
从绩效管理的角度来看,多瑞医药通过设定明确的研发目标和激励机制,使得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15.7%)能在高强度投入中保持高产出效率。这种“创新驱动型绩效管理”,不仅有助于公司在集采政策下提升产品附加值,也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
二、销售费用大幅削减,以“成本绩效”优化运营效率
面对营收下滑的外部环境,多瑞医药在销售端展现出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仅为1459.7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298万元大幅下降66.04%。这一调整并非简单“压缩开支”,而是通过优化销售模式、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实现的“绩效型成本削减”。
公司在销售模式上采取多元化布局:传统经销、配送经销与直销相结合,尤其在制剂产品的销售中,配送经销模式通过专业推广服务商执行,有效降低了自营销售团队的扩张压力;而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则采用直销与代理销售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
此外,公司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核心产品,虽在报告期内营收同比下降83.06%,但其仍在国家集采中成功中标,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这说明公司在价格承压的背景下,依然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议价能力等方式,实现了销售端的绩效最优解。
---
三、管理与财务结构优化,以“组织绩效”提升整体运营韧性
面对营收下滑,多瑞医药并未陷入被动应对的困境,而是通过组织结构调整和财务管理优化,实现了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3.76%至2645.55万元,主要源于新增子公司四川多瑞并表带来的影响,而非管理低效。
与此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29.02%(从上年同期的-3752.63万元改善至-2663.54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206.43%,主要得益于贷款增加。这些财务绩效的改善,说明公司在资金链管理方面具备较强的灵活性,能够通过绩效导向的财务管理手段支撑长期战略。
更为关键的是,公司高管团队通过持股方式与公司利益深度绑定,核心成员拥有超过十年的医药行业经验,构建了“人才-战略-绩效”三位一体的高效组织体系。这种基于长期绩效导向的组织管理机制,是公司能在波动市场中保持稳定发展的核心原因。
---
结语:短期波动中的长期绩效逻辑
多瑞医药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反映出的不仅是营收下滑的挑战,更是一个企业在复杂市场中通过绩效管理实现自我调适与升级的鲜活案例。通过研发投入驱动创新绩效、销售优化实现成本绩效、组织与财务管理提升组织绩效,公司正在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绩效管理新范式。 在国家集采常态化、医保控费趋严的背景下,医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越来越依赖绩效管理的精细化与系统化。多瑞医药的实践表明:短期的财务波动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套以绩效为导向的战略管理体系,而这一点,正是企业穿越周期、实现长期增长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