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18616313725

专注医药机械及大健康行业

目标削减2万亿美元!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核心就是绩效管理

目标削减2万亿美元!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核心就是绩效管理

2025年2月24日  阅读 132 次

2025年初,埃隆·马斯克领导的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这个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部门,目标直指联邦预算的2万亿美元削减计划。通过量化指标、数字化工具和公私协作机制,DOGE试图重构联邦机构的运行逻辑——从预算分配、项目评估到资源整合,每一步都以效率和成果为导向。马斯克曾坦言:"要说服既得利益者放弃低效项目,比造火箭更难。"但短短三周内,该部门已通过精准识别冗余开支,削减了10亿美元支出。这场政府绩效管理的革命,正在改写美国公共治理的底层规则。


一、绩效工具:数字监管+预算挂钩

1. 实时追踪的数字化仪表盘

OGE开发联邦支出追踪系统(FETS),整合78个部门财务数据,借助实时追踪的数字化仪表盘来监控项目。通过AI算法,系统能自动标记超支率>15%、成果达成率<60%的项目。其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涵盖多维度,包括预算执行、项目成果、公众满意度、协同效率和廉政风险,且各有不同权重与数据来源,如预算执行参考财政部API,项目成果参考第三方评估报告。

表1:DOGE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部分)

表1:DOGE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部分)

2. 预算与绩效的硬性绑定

DOGE推行「零基预算+成果对赌」机制:

  • 所有项目需每年重新证明必要性
  • 预算增幅与KPI完成度挂钩(如完成80%则次年预算扣减20%)
  • 连续两年未达标项目强制关停

该机制已导致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实验室支持费用被砍40亿美元,引发科学界激烈争议。


二、公私协作:企业方法论移植

1. 特斯拉生产线的启发

OGE将制造业“精益管理”移植到公共服务领域。一方面,建立跨部门敏捷小组,提升应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与协作效率;另一方面,推行5S现场管理法来优化办公空间,营造有序高效的办公环境,同时通过价值流分析消除审批冗余,简化工作流程。

 

在公私协作的实践中,有诸多典型案例。SpaceX运用竞标压缩模型改进采购流程,使合同周期大幅缩短58%;特斯拉采用需求预测算法处理能源项目,让储能浪费降低32%;亚马逊AWS通过云成本监控进行数据治理,使IT支出下降19%。这些案例体现了企业方法论在公共服务中的显著成效。

 

表2:公私协作典型案例

表2:公私协作典型案例

2. 争议性改革:DEI项目的绩效清算

DEI项目的绩效清算引发了舆论两极分化。支持方认为,DEI项目年耗资达87亿美元,却有79%的项目无法量化社会效益,进行绩效清算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反对方则指出,此举损害了弱势群体权益,违背公共服务伦理。这一争议凸显出公私协作中平衡效益与伦理的难度。


三、阻力与博弈:绩效革命的阴暗面

首先,利益集团对绩效管理的反应可谓敏锐且强烈。以医疗领域为例,医疗游说团体推动多个州起诉政府的医保削减计划,企图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在政府部门,公务员联盟则发起了“反算法暴政”罢工,抗议在绩效考核中算法过度决策,认为这种做法忽视了人的因素。这些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应,显示出绩效管理不仅仅是政策执行问题,更是权力和利益的博弈。

与此同时,技术治理的悖论也逐渐显现。虽然数字化绩效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但其背后的技术问题不容忽视。例如,在追求审批效率时,基层官员往往因过度规避风险而导致项目通过率下降,环保项目的审批率下降了41%。这并非技术问题,而是系统实施过程中“过度反应”的产物。类似地,政府削减行政成本时,许多关键岗位人才因不满绩效考核体系的苛刻要求而流失,GSA的专家离职率就上升了27%。这些数据背后,透露的是人性和管理系统之间的深刻矛盾。

更为严重的是,绩效管理系统对边缘群体的影响。在追求数据驱动的过程中,算法往往忽视了某些特殊需求群体。农村宽带补贴的算法调整导致34%的误砍现象,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虽然技术上这些调整可能是基于“理性”的数据分析,但它们却在无形中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绩效管理本应提升效率、推动进步,但其阴暗面却折射出制度设计中的漏洞和技术治理的悖论。当利益集团、技术系统和社会需求发生碰撞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也愈加显现。如何平衡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确保绩效管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不忽视社会公平,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3:绩效管理系统引发的意外后果

表3:绩效管理系统引发的意外后果

四、阶段性战报:1%的胜利与99%的挑战

截至2025年2月,DOGE(改革项目名)在推进政府效率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距离最终的目标依然遥远。从削减开支到提升效率,尽管已经在某些领域实现了显著进展,但核心领域的改革尚未见实质性突破,未来的挑战仍然巨大。

首先,DOGE改革项目成功实现了10亿美元的直接支出削减,这一成果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37个低效项目的终止,标志着政府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战略重点的重新调整。这些成效有效减少了浪费,推动了公共资源的更高效使用。然而,面对庞大的政府预算和复杂的政策环境,这些成就仅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距离真正实现2万亿美元的目标,还差得远。

其次,公务员人均工时利用率提升了22%。这一成绩表明,政府部门在工作效率方面有所提升,通过流程优化、技术支持和更合理的资源配置,工作负担得到了有效分配。然而,尽管这一进展是值得肯定的,但它仅触及了表层问题,并未解决整个公务员体系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然而,改革的真正挑战依然存在,尤其在医疗、国防等核心领域。医疗领域占联邦支出的28%,但目前尚未触及到实质性的改革。过于庞大的医疗支出、复杂的制度设计和强大的利益集团使得这部分改革显得异常困难。国防领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尽管该领域占联邦预算的12%,但由于其重要性和敏感性,任何改革都可能遭遇来自不同方面的强烈反对。

这些核心领域的改革难度巨大,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和深层次的结构调整。尽管DOGE在其他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仅仅是改革的第一步,后续的改革将更加复杂和艰难。

总的来说,DOGE改革项目虽然取得了1%的胜利,但未来的99%挑战依然摆在面前。如何在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推动核心领域的深层次改革,将决定这一改革项目是否能够最终成功,实现2万亿美元的长期目标。

五、绩效管理的未来:持久战还是闪电战?

随着马斯克团队筹备“第二波改革”,关于政府如何提升效率和激发创新的讨论愈加激烈。这场以绩效为名的改革,正尝试通过公务员个人绩效账户(PIP)、部门间资源竞拍机制以及公民参与的预算众评平台等创新手段,重新定义政府运作的方式。这不仅是一场技术与管理的革命,也可能改变21世纪政府的存在形态:是进化成精准高效的服务机器,还是沦为冷冰冰的数字暴政?

首先,医疗支出增长迅猛,已成为联邦预算的沉重负担。尽管过去的改革尝试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但随着新技术和创新管理手段的不断出现,医疗改革依然充满希望。通过建立更加灵活和透明的资源分配机制,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治疗效果和资源配置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大幅提高医疗体系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其次,医疗改革不仅仅是削减预算,更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机会。如今的医疗体系存在过度医疗和资源浪费现象,通过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医患互动和评估机制,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服务。同时,公民参与的预算众评平台可以增强公众对医疗资源使用的监督,避免滥用和不透明现象的发生。

最后,医疗改革的成功将为其他领域的改革积累宝贵经验。通过在医疗领域成功实施资源竞拍机制和绩效管理,政府可以将这些创新方法推广到教育、交通、司法等领域,从而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实现预算优化和服务提升。

总的来说,2万亿美元削减计划的首要目标是通过提高政府效率和削减浪费来实现财政可持续,而医疗领域的改革,无疑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通过技术手段、管理创新以及公众参与,可以打造更加高效和透明的政府体系,为未来的改革奠定基础。

行绩咨询

行绩咨询专注医药及大健康行业!
手机(微信): 13818006216 宋老师
手机(微信): 18616313725 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