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珠集团2024上半年业务绩效简评
01财务绩效
- 净利润增长与主营业务稳步提升
尽管丽珠集团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09%,但其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实现了增长,达到了1,170.97百万元,同比增长3.21%。这一增长表明,尽管外部市场环境压力较大,公司在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主营业务净利润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增长更为可观,达到5.65%。这反映出公司在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品板块的优化调整取得了成果,能够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通过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提升了盈利能力。 - 毛利率的提升与成本控制
虽然整体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但丽珠集团的毛利率却实现了上升,从64.09%提升至65.96%。尤其是在化学制剂领域,毛利率大幅提升至81.15%。这一变化显示出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在化学制剂产品上,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加强成本管控,公司实现了较为明显的毛利率提升,增强了整体盈利能力。 - 资金流动性和资产管理良好
丽珠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表现出色,报告期内持有的货币资金为114.98亿元,较去年底有所增加,显示出公司良好的现金流状况。公司借款余额为40.1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5.71%,较去年有所降低,体现出公司在降低负债水平、提高财务稳健性方面的努力。良好的资金流动性为公司未来的研发投入、市场拓展和战略布局提供了充足的支持。
4.经营性净现金流,反映企业经营质量
丽珠集团在2024上半年展现了较强的现金流管理能力,尤其是在经营性净现金流方面。从合并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丽珠集团在上半年维持了较高的现金流入,尤其是货币资金项下的期末余额达到约114.9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了约1.17亿元。这表明公司在日常运营中能够有效回笼资金,保障了企业的现金流稳健,支撑其日常运营和未来扩张计划。经营性现金流的健康状态,反映出丽珠集团在控制成本、提高收入方面的有效举措,为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业务发展保障。
5.存货周转率,反映企业短期经营效率
丽珠集团的存货管理表现出较高的短期经营效率。根据合并资产负债表,2024年中期存货余额为19.74亿元人民币,相较年初的存货金额(约20.61亿元)略有下降,表明公司存货周转较为顺畅。同时,考虑到丽珠集团在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存货的波动通常受到市场需求和生产周期的影响,但总体较为健康。存货与应收账款的管理得当,促使企业能够保持较低的存货积压和较高的周转速度,提高了运营资本的使用效率。
6.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中长期经营效率
丽珠集团在2024年上半年也表现出了优异的资产周转率,显示了其在中长期经营中的效率提升。合并财务报表中显示,丽珠集团的总资产在期末达到约255.76亿元人民币,相比年初有所增加。尽管如此,企业通过高效的资源配置和资金管理,使得资产的使用效率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其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投入,与公司长期业务增长战略紧密结合,从而在资产负债率和股东权益方面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资本的有效配置有助于提高整体运营效率,进而推动公司持续成长。

02客户绩效
- 核心产品销售保持增长
尽管化学制剂板块整体销售收入有所下降(-7.37%),但核心品种如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和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等产品销量保持稳步增长,展示了公司通过加强合规营销、证据营销及重点产品推广策略的成效。这表明丽珠集团在核心产品的市场拓展方面表现稳健,有助于维持其在客户中的竞争力。 - 国际化业务推进顺利
丽珠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持续稳定,尤其在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品领域的国际化进程加速。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在美国上市,以及生物制品板块在塔吉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成功注册,标志着丽珠集团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境外收入虽小幅下降(-0.56%),但考虑到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表现相对稳定,彰显了公司国际化战略的稳步推进。 - 诊断试剂与设备产品增长显著
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在报告期内增长了32.33%,远高于其他产品类别。此类产品的需求扩大以及丽珠集团通过加强数字化营销和客户管理的策略,使得在呼吸道产品和重大传染病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得到提升,说明公司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下能够灵活应对并抓住机会。
03内部流程绩效
- 研发效率提升,创新驱动持续推进
丽珠集团通过优化研发管理体系,建立了模块化、扁平化的研发流程,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尤其在重点创新药物的研发上,盐酸哌罗匹隆片、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在研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此外,通过BD(业务发展)引进的创新项目(如P-CAB产品JP-1366片剂)充实了研发管线,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表明集团在研发流程上的优化已经带来了积极成果,有助于未来产品的持续输出。 - 精益化生产与质量管理的有效融合
丽珠集团在生产管理方面持续推行精益生产,并强化了供应链管理和环境健康安全(EHS)管理,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尤其是在原料药生产和中药制剂领域,福州福兴基地和四川光大新厂的优化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加强质量监管体系,集团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合规性,有效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可能的质量风险,从而为市场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产品。 - 成本控制成效显著,毛利率稳步提升
尽管整体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丽珠集团在成本控制方面展现了显著成效。毛利率的提升尤其体现在化学制剂和中药制剂领域,反映出公司在产品定价、生产效率和成本管控方面的持续优化。通过精益管理和生产流程的改善,集团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效压缩了运营成本。这为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显示了其在财务管理上的优势。
04学习与成长
- 研发能力的持续提升
丽珠集团在研发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成果显著。公司通过优化研发组织架构,提升了研发效率,特别是在生物制品领域(如自体免疫疾病、疫苗、辅助生殖等)取得了重要进展。集团不仅在国内市场加大了研发投入,同时在国际市场(如美国、欧洲)也有显著的布局,多个创新药物的研发和注册申报为公司未来的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 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完善
丽珠集团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特别是在药学、医学、生产等专业领域。公司通过引进高端人才,优化内部管理架构,提升了团队的整体竞争力。同时,集团还设立了专门的部门(如非临床研究部、注册部)来提升研发效率,这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此外,公司还通过“员工大病救助金”等举措加强了员工的福利保障,提升了员工的忠诚度和士气。 - 数字化转型与管理优化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丽珠集团加大了投入,促进了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协同效应。通过数字化管理,公司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和市场响应,同时提升了产品的研发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此外,集团实施的扁平化管理架构也增强了管理效率和决策速度,为未来的创新和业务扩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