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18616313725

专注医药机械及大健康行业

从鼎汇崩塌看绩效:淘汰企业的3个失效模型

从鼎汇崩塌看绩效:淘汰企业的3个失效模型

2025年2月27日  阅读 38 次

2025年2月,广西鼎汇建设集团发布全员待岗通知,这家曾年营收超50亿元、位列广西民企百强的基建巨头,因市场低迷陷入停摆。值得注意的是,其2024年财报显示,集团人均产值仅为行业标杆企业中建三局的37%,而管理费用却高出行业均值22%绩效管理失效,成为压垮骆驼的关键稻草——当市场红利消退,缺乏精细化绩效体系的企业,注定在寒冬中首当其冲。

一、绩效与战略脱节:从“增长依赖”到“生存无能”的崩塌链

鼎汇的崩塌并非偶然。其绩效体系长期聚焦**“规模扩张”指标**:

  • 2020-2022年,考核权重中**“新签合同额”占比55%**,而“项目利润率”“现金流健康度”仅占15%;
  • 2023年市场萎缩时,仍要求区域公司每季度新增3个超亿元项目,导致大量垫资接单(某高速公路项目垫资比例达87%),最终引发资金链断裂。

通过将考核重心转向存量运营与质量,龙湖在2024年地产寒冬中实现净利润逆势增长9.3%。

二、滞后性考核:当“秋后算账”遇上“瞬息万变”的市场

鼎汇的绩效考核周期为年度评定,且数据更新延迟3-6个月:

  • 2023年Q3已出现42%项目回款逾期,但考核系统直到2024年Q1才预警;
  • 某项目经理因“完成年度合同额目标”获得奖金35万元,但其负责的项目实际亏损达2100万元。

行业前沿实践:动态绩效仪表盘
中建八局2024年启用**“红黄绿灯”实时预警系统**:

  • 每季度更新12项核心指标(如现金流覆盖率、供应链账期、安全事故率);
  • 数据延迟不超过7天,2024年累计拦截风险项目27个,减少损失超8亿元。
    典型案例:某地铁项目因材料成本超支触发“红灯”,系统自动冻结后续拨款并启动审计,最终将亏损从预估的1.2亿元控制在1800万元以内。

三、反馈机制缺失:从“惩罚工具”到“改进引擎”的范式革命

鼎汇的绩效结果仅用于薪酬奖惩,缺乏改进闭环:

  • 2022年员工调研显示,73%的管理者不清楚绩效短板改进路径
  • 技术团队连续3年因“创新积分不达标”被扣奖金,但无人分析其背后原因(后证实是因集团研发投入占比仅0.7%,远低于行业3%的平均水平)。

正向案例:华为“绩效-能力”双螺旋模型
2024年,华为在基建板块推行**“绩效回溯工作坊”**:

  1. 每季度组织高管、HR、员工三方会议,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拆解绩效差距;
  2. 针对前三大问题,72小时内发布改进任务清单(如“优化混凝土供应商比价流程”);
  3. 跟踪验证期不超过45天,2024年人均施工效率提升26%,材料浪费率下降39%。

 “你的企业是否也遇到过‘绩效失灵’危机?是如何破局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当鼎汇集团全员待岗的通知刷屏时,另一组数据更值得深思:2024年绩效管理成熟度TOP20企业中,有14家在下行周期实现营收正增长。绩效从来不是锦上添花的“奢侈品”,而是企业穿越周期的“氧气面罩”。你的企业,准备好这场生存必修课了吗?

行绩咨询

行绩咨询专注医药及大健康行业!
手机(微信): 13818006216 宋老师
手机(微信): 18616313725 范老师